BBC纪录片为什么好看?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11月14日 11:29

bbc纪录片中国中文字幕 bbc纪录片中英字幕 bbc纪录片英文字幕 bbc纪...

袁越

要想拍一部好看的自然历史类纪录片,只要有好的摄影师就够了;要想拍得优秀,那就还得再请人写一个好故事;如果还想达到BBC的水准,那就必须请出王牌纪录片解说员才行。

摄影是个技术活

《蓝色星球》第二季剧照:座头鲸

非洲好望角的东侧有一处著名的冲浪胜地,那里的海浪最高可达30米,远比一般的海啸厉害多了。由于海床的阻力比空气大,所以海浪上部的移动速度比下部快,冲在前面的上层海水失去了依托,从十几层楼房那么高的地方倾泻而下,卷起层层浪花,场面极为壮观。

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蓝色星球》第二季(Blue PlanetⅡ)就在这汹涌的海浪声中开演了。

《蓝色星球》是BBC旗下的自然历史组(Natural History Unit)担纲制作的一部史诗级纪录片,第一季首播于2001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全景式描述地球海洋生态系统的大片,上映后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海洋热,各国电视台争相模仿。16年后,BBC再次把镜头对准了海洋,只不过镜头后面的机器已经从当年的16毫米胶片摄影机变成了6K高清数码摄像机,拍出来的影像即使在IMAX屏幕上都能够做到分毫毕现,每一个浪花都交代得清清楚楚。BBC特意选择在伦敦最有名的BFI IMAX影院举办《蓝色星球》第二季的首映式,正是想在这个世界顶级的影院里为观众呈现一部视觉盛宴。

当然了,BBC纪录片之所以吸引人,绝不仅仅是因为画质好,毕竟他们拍的不是电器商店里那些用来试机的风光大片,而是自然历史类纪录片,具有很强的科普和教育功能。南部非洲的那个冲浪胜地之所以被BBC导演看中,也不光是因为浪大,而是因为那里是海豚最喜欢的一个游乐场。每当巨浪来袭,总能看到一群海豚在浪花里窜来窜去,像是在玩冲浪。这一独特行为才是BBC最关心的,同时也是观众最想看到的画面。

如果让你来担任摄影师,你会如何拍摄这群冲浪海豚呢?一般的摄影师恐怕会选择在岸上用长焦镜头跟拍,否则很难保证画面的稳定性。稍微高级一点的做法是用直升机从空中俯拍,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海豚的移动速度。BBC在《蓝色星球》第一季中开创了用直升机跟拍迁徙蓝鲸的先例,效果极为震撼。

不过,《蓝色星球》第二季的摄影师们显然不喜欢俯拍的视角,也不满足于长焦镜头的成像质量,于是他们决定驾驶摩托艇冲进滔天巨浪之中,绑在后座上的摄影师手持高清摄像机,从非常近的距离拍摄冲浪中的海豚,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浪花对视线的干扰,清楚地观察到海豚的一举一动,甚至它们的表情。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摄影师们达到了他们想要的效果,观众会觉得自己就是冲浪者,和海豚们一起在浪花中嬉戏。

“海洋环境太复杂了,海浪、潮汐、洋流和海上风暴等等因素都给拍摄增加了难度,更不用说深海摄影所要面临的各种问题了,所以拍摄海洋纪录片的难度要比陆地大得多。”《蓝色星球》第二季的执行制片人詹姆斯·霍尼伯恩(James Honeyborne)介绍说,“另外,大部分观众不熟悉海洋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尽量按照陆地拍摄的要求来拍海洋,尽可能地寻找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的共性,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从视觉习惯到情感都更容易对海洋产生共鸣。”

《蓝色星球》第二季剧照:海豚群冲浪

确实,同样水平的纪录片,以陆地生物为主角的远比以海洋生物为主角的更吸引人。比如BBC当年拍摄的主要以陆地动物为主的《地球脉动》第一季(Planet Earth I)在豆瓣上的评分为9.7分,投票人数高达2.5万,而《蓝色星球》第一季的评分虽然也高达9.5分,但投票人数还不到5000人,只是前者的五分之一。

为了尽可能地拍出制片人想要的效果,BBC的分集导演们可谓绞尽脑汁,专门请人设计制造了几件“秘密武器”。比如,为了拍出海洋生物捕猎时的动态画面,BBC设法把微型摄像机安装在了虎鲸和金枪鱼的背上,让观众跟着这些海洋猎手一起去抓鱼;再比如,为了拍出珊瑚礁的細节,BBC专门设计制造了一种能够在海底使用的高清探针摄像头,将其插进珊瑚礁的缝隙之中,拍到了生活在那里的小鱼小虾;还有,为了能同时拍到水面上和水面下的景象,BBC请人制造了一种直径高达60厘米的超级球形镜头(Megadome Lens),拍出来的分屏影像能够同时把水上和水下的世界拍得同样清晰。

BBC不但想方设法把这些表层海水中肉眼可见的景象拍得好看,甚至还把深海中那些肉眼看不见的景象也拍了出来。早在《蓝色星球》第一季中BBC就尝试过用荧光摄像机拍摄生活在深海中的奇怪动物,凡是看过那部片子的观众一定会对片中出现的诡异景象记忆犹新。这一次,BBC又使用了高感光度摄像机和红外摄像机,拍到了生活在海底的那些不会发荧光的生物。

之所以不用普通人工光源,就是为了不打扰海底生物,拍到它们最真实的样子。《蓝色星球》第二季第一集《同一个海洋》(One Ocean)里就有好几个用这两种技术拍出来的片段,从美学的角度讲肯定不能算好看,但其价值却非常高,因为在这两项技术出现之前,我们完全不知道这些海底生物平时都是如何生活的,它们到底有哪些独特的习性。

不过,海底摄影最大的困难还不是镜头的质量,而是如何操控它们。第一季的大部分海底镜头都是潜水员拍的,这个方法有两个问题:一是时间有限,潜水员通常只能在水下待45分钟就得上来;二是潜水员呼吸时会产生很多气泡,不但会打搅到海底生物,而且会影响影像质量。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BBC采用了原本只在军队中使用的循环式呼吸器(Rebreather),把潜水员呼出来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加以处理后再重复利用。这么做不但可以让潜水员能够在水下连续待上三个小时以上,而且大大减少了气泡的产生,可以让潜水员在安静的环境里拍摄水下动物。

《蓝色星球》第二季剧照:僧帽水母

当然了,要想真正像拍陆地动物那样拍水下生物,三小时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潜水员所能达到的深度就差得更远了。于是BBC租用了数台深海潜水器(Submersible,一种专门用于海底摄影的小型潜水艇),可以潜到1000米深的海底,并且在那里待上十几个小时。为了拍摄《蓝色星球》第二季,BBC的摄影团队一共在水下工作了6000多个小时,其中有1000多个小时是在潜水器中度过的。

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给观众带来最好的视觉呈现,但这样一来拍摄成本就上去了。于是BBC在全球范围内找到了好几家合作方,大家一起分摊成本,腾讯视频就是其中之一。后者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丰富且优质的纪录片,于是他们和BBC一拍即合,2016年热播的《地球脉动》第二季就是由BBC和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这套七集纪录片在播出期内一共被播放了2.3亿次,显示出国内观众对于BBC出品的自然历史类大片非常感兴趣。

“BBC在拍摄技术和设备上不惜重金,绝不仅仅是为了拍出好看的大片,而是因为这些技术和设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讲故事。”《蓝色星球》第二季总制片人马克·布朗罗(Mark Brownlow)这样对记者解释说,“比如,我们之所以冒着风险近距离拍摄海豚冲浪,是为了让观众相信海豚确实只是在玩,没有其他目的。”布朗罗继续说道:“当然这不是我们自己的看法,科学家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事实上正是他们建议我们拍摄了这组镜头,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好故事。”

好故事的来源

布朗罗在采访中最喜欢用的词就是“讲故事”,仿佛他不是在拍野生动物纪录片,而是在拍电视剧。动物故事当然不可能像人类电视剧那样一波三折,但这个关于海豚冲浪的故事同样充满了戏剧性,其背后的内涵甚至更为深刻。

原来,此前人们普遍相信地球上只有人类才会把时间花在“没用”的事情上面,其他动物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生存或者繁衍后代。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越来越相信海豚也会把时间花在娱乐上面,比如冲浪。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海豚来这里冲浪有何实际意义,它们纯粹就是来找乐子的。

动物居然也会做“无意义”的事情,这件事实在是太有意义了。

第一集里还讲了另一个关于海豚的故事,甚至比这个冲浪故事更有意义。这个故事发生在红海北部,那里生活着一种宽吻海豚,也像其他海豚那样喜欢在沙子或者鹅卵石上刮擦身体,以此来磨掉身体表面的死皮。潜水员们发现,这种海豚有时也会去一种角珊瑚(Gorgonian Coral)上面剐蹭自己的身体,但它们都只用身体的特定部位去接触这种角珊瑚,似乎那个部位有什么特殊的需求,只能通过摩擦珊瑚来满足。

科学家们经过仔细的研究,终于揭开了谜底。原来这种角珊瑚的表面会分泌一种抗菌素,正好可以用来治疗海豚的皮肤病。换句话说,这种角珊瑚就是海豚们的药箱,它们是去那里抓药治病的。

珊瑚虽然被划到了动物界,但其实它们不会移动,只能通过分泌各种毒物来保护自己,这一点和陆地上的植物非常相似。俗话说,汝之蜜糖吾之砒霜。植物分泌的某些毒物分子具有独特的生物化学属性,被动物们当成了药箱,用于治疗从消化不良到病菌感染在内的各种疾病。这样的案例在陆上动物中被发现了很多次,海豚只是将这一行为扩展到海洋生物而已。

在科学家们的建议下,BBC摄制组专门去了那里,拍到了更有意思的画面。宽吻海豚母亲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游到角珊瑚附近,自己先过去蹭一遍,然后用吻轻推小海豚,似乎在鼓励它学着自己的样子做,小海豚立刻明白了母亲的意思,很快就学着妈妈的样子做了一遍。

《蓝色星球》第二季工作照

看到这一幕,稍微有点常识的观众都不难看出其背后的意义。以前人们认为,只有智力超群的灵长类动物才会主动把知识传递给下一代,人类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藍色星球》告诉我们,这一招并不是灵长类的专利,海豚也会。

也许有人会说,海豚属于哺乳动物,脑容量大,智商高并不奇怪。那么,接下来的一幕则把现场观众彻底看傻了。这个故事发生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那片海域里生活着一种鞍斑猪齿鱼(Orange-dotted Tusk Fish),成鱼体长40厘米左右,长得呆头呆脑的,一张嘴就能看到几颗米粒般的小碎牙。这种鱼最喜欢吃蛤蜊,但光凭那几颗小碎牙肯定是咬不开蛤蜊壳的。但是别急,只见一条猪齿鱼从沙子里挖出一只蛤蜊,用牙叼着它游到了一个碗状的珊瑚礁里,然后它使劲儿一甩头,把嘴里叼着的蛤蜊甩向珊瑚礁,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几下之后蛤蜊壳就被坚硬的珊瑚礁石撞开了。

这是个偶然行为吗?显然不是!这条猪齿鱼每次都会把它从沙子里找到的蛤蜊带到这个碗状珊瑚礁里,不管距离有多远,而且珊瑚礁内已经有好几块蛤蜊碎片了,说明这个小家伙知道这是附近海域质地最硬的珊瑚礁,最适合用来砸蛤蜊。

这事说明了什么?它说明这条小鱼居然学会了使用工具!此前科学家们只知道灵长类动物和少数鸟类会使用简单工具,鱼类使用工具的案例极其罕见。BBC拍到的这段视频是人类第一次用专业的影像设备记录下来鱼类使用工具的证据,完全可以作为科学论文的辅助材料。

“海洋是个生机盎然的地方,海水下面有太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可惜目前仅有1%的海底被人类探访过。”《蓝色星球》第二季第二集《深海》(The Deep)的分集导演奥拉·多赫提(Orla Doherty)对记者说,“虽然距离第一季播出还不到20年,但海洋研究是科学界最近这十几年来的热点领域之一,有太多的新发现值得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要拍第二季的原因。”

多赫提是一位有着10年潜龄的潜水高手,她告诉记者,海豚治病和猪齿鱼吃蛤蜊这两个故事之所以能拍出来,而且画面清晰,看不到任何干扰,原因就在于潜水员用上了循环式呼吸器。这两种动物行为都不常见,摄影师需要在水下耐心等待很久,如果没有循环式呼吸器的帮助是很难完成任务的。

更重要的是,摄影师之所以会去那里等,原因就是科学家们此前已经观察到了那些行为,并把相关信息告诉了BBC,好故事就是这么来的。

“必须感谢海洋科学家们,《蓝色星球》里的很多故事和灵感都来自他们,没有他们的帮助这一切都是无法想象的。”布朗罗对记者说,“第二季的拍摄一共花了四年时间,其中很多时间都花在阅读科学论文上了。我们从论文中找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新发现,然后从中挑出那些最适合拍成电视的好故事,这套片子就是这么拍出来的。”

不是所有电视台都有BBC这样优越的条件。事实上,BBC刚开始涉足自然类纪录片时也没有这么好的资源,因为当年的科学家们不相信电视人能把科学内容拍好。最终BBC依靠专业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终于说服了科学家群体,如今科学家们都以能和BBC合作为荣,这就为BBC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内容资源和行业内最高的质量标准,也让BBC在拍摄任何题材时都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找到最合适的拍摄对象。

就拿《蓝色星球》第二季来说,为了拍摄这套七集纪录片,BBC自然历史组一共进行了125次远征,拜访了39个国家,足迹遍布全球五大洋几乎所有的海域,甚至包括南极冰盖下1000米深的海底,只有这样他们才敢说《蓝色星球》是关于地球海洋的最新最全面的纪录片,其他电视台望尘莫及。

因为海洋的特殊性,BBC甚至反过来帮了科学家一把。“陆地交通方便,环境宜人,搞科研的成本很低,所以BBC想拍的所有陆地题材几乎都早已有科学家涉足了,摄制组只要跟在科学家后面拍就是了。”布朗罗告诉记者,“但是海洋面积太大,环境太过恶劣,很多地方就连科学家们都很难去到,只能间接地研究。于是我们和科学家们达成协议,由BBC出钱派摄制组去到那些地方,比如深海和极地等,科学家们随行,一边担当科学顾问一边从事自己的研究。”

事实证明这个方式取得了双赢的结果,BBC顺利地拍完了片子,科学家们则完成了自己一直想做却因缺乏经费而做不成的研究。迄今为止从这套片子的拍摄过程中已经诞生了12篇科学论文,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

不过,搞科研和拍电影毕竟不是一回事,有些时候再牛的科学家也帮不上忙,这时就要依靠当地渔民了。《蓝色星球》摄制组听说每年夏天都会有一大群乌燕鸥(Sooty Tern)飞到塞舌尔群岛交配并产卵,因为那里到处都是由珊瑚礁围起来的潟湖,水很浅,小鱼非常多,刚刚孵化出来的幼鸟不愁没吃的。但是,那片水域里还生活着一种巨型鲹鱼(Giant Trevally),可以像导弹一样飞到空中扑杀幼鸟。这年头,鸟吃鱼不算新闻,鱼吃鸟可绝对是爆款啊!于是摄制组带了一大堆器材设备飞到了塞舌尔,然后租了条小船出海去拍鱼抓鸟。

到了那里才发现,飞鱼抓鸟倒是经常可见,但每次都毫无征兆,再加上小船摇晃得厉害,摄制组在海上待了一个星期都没有拍到满意的镜头。眼看经费就要花光了,摄制组只好去向当地渔民求教,一位名叫皮特·金(Peter King)的渔民把他们带到一处很隐蔽的海滩,那是他平时吃午饭的地方。每当涨潮的时候,海滩对面的水域里就会聚集一大群鲹鱼,等着扑杀那些正在练习飞行的幼鸟。于是,摄制组把高速摄像机架在了结构稳定的海滩上,终于拍到了鲹鱼扑鸟的画面。当观众们通过慢镜头看到一条一米多长的巨型鲹鱼从水中一跃而起,像鸟一样飞到空中,准确地咬住一只来不及飞走的乌燕鸥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阵阵惊呼。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秒,但这个镜头和猪齿鱼吃蛤蜊一样,都是首次被专业摄像机拍到。如果没有BBC摄制组的努力,我们也许永远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能够使用工具的鱼,更不用说能够飞到半空中去抓鸟的鱼了。

精美的画面和神奇的故事是BBC自然历史类纪录片的两大金字招牌,吸引了无数观众。不过这两招都是可以被其他电视台学习和模仿的,不能算是BBC的专利。唯独有一样东西几乎可以说是BBC的独门暗器,也是BBC纪录片之所以能够称霸全球数十年的最关键因素,这就是纪录片界的王牌主持人大卫·爱登堡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他被公认为是天底下最会讲故事的人。

最会讲故事的人

央视纪录片频道(CCTV9)也是BBC紀录片频道的合作方之一。因为担心影响收视率,在央视播出的片子都是有中文配音的,不像腾讯那样有配音版和原声版这两种格式供观众选择。如果你只在央视上看过BBC出品的那些史诗级大片(比如《地球脉动》和《冰冻星球》)的话,那你很可能错过了这个地球上最具辨识度的声音。很多欧美人都会告诉你,他们是听着这个声音长大的,这其中就包括英国的威廉王子。他亲自出席了《蓝色星球》第二季的首映式,坐在他旁边的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是片子的配音者大卫·爱登堡爵士。

《蓝色星球》第二季剧照:赭色海星

爱登堡可绝不仅仅是个声优这么简单。事实上,他不但是BBC纪录片的创始人之一,而且是全世界所有自然历史类纪录片的鼻祖。他开创的拍摄模式至今仍然被很多电视台争相效仿,大家所看到的很多这类纪录片里都有他的影子。

爱登堡于1926年5月8日出生在伦敦附近的一座小镇,童年则是在莱斯特城度过的。他的父亲是莱斯特城一所大学的校长,从小给了他很好的教育。在他成长的年代,大英帝国的辉煌虽然早已不在,但帝国留下的博物学传统仍在。受此影响,爱登堡从小就喜欢大自然,尤其喜欢收集动植物化石和岩石标本。中学毕业后他选择去剑桥大学读地质学和动物学,获得了自然科学学士学位。“二战”期间他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并服役两年,战争结束后他去一家出版社负责编辑儿童科普书籍,不过他并不喜欢这个工作,便把简历投给了一家广播电台,试图成为一名播音员。虽然没有被录取,但那份简历被BBC电视台看中了,于是爱登堡进入了电视这门新兴行业。要知道,上世纪50年代的电视机普及率很低,广播电台的影响力远大于电视台,再加上爱登堡门牙太大,本来并不适合出镜,但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上,成了BBC电视一台的一名节目主持人。

刚进BBC时,爱登堡主持的都是一些综艺类节目,影响不大。他在主持一档动物表演类节目时认识了伦敦动物园爬行动物馆的馆长,两人决定把动物园去野外抓捕动物的过程拍下来,做一档真正的野生动物纪录片。这档名为《动物园探奇》(Zoo Quest)的节目原定由这位馆长负责主持,但他在去非洲拍摄第一集时染上了一种热带传染病,没多久就去世了,于是爱登堡便接替他成了这档节目的出镜主持人,从此开启了一段伟大的职业生涯。

第一集《动物园探奇》首播于1954年,虽然拍的是人类抓捕野生动物的过程,但爱登堡利用这个机会向观众介绍了很多野生动物的知识,以及该动物和当地生态系统的关系,本质上属于一部科教片。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套片子其实就是大英帝国博物传统的延续,只不过当年英国博物学家们从遍布世界各地的殖民地运回来的是动植物标本,如今运回来的是活的展览动物而已。

1957年,BBC自然历史组在布里斯托成立,力邀爱登堡加盟,但他刚刚成家,尚未准备好离开伦敦,便选择重回大学读书,准备拿一个社会人类学的博士学位。但就在爱登堡即将答辩之际,BBC邀请他回来担任电视二台(BBC Two)的内容主管。经过一番考量,爱登堡决定接受邀请,但他坚持在合同书里加上一条:必须允许他偶尔暂停工作出去拍摄野生动物纪录片,结果他当年就翘班去坦桑尼亚拍大象了。

在BBC电视二台工作期间,爱登堡把生物多样性的理念用到了内容管理上。在他的治下,电视二台变成了一个涵盖综艺、教育、艺术、经济和体育等等很多领域的综合性电视频道,收视率直线上升。为了更好地表现这些内容,他还在彩色电视机尚未普及的情况下率先尝试制作播出彩色信号,为彩色电视在英国的普及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最先从彩色信号中获益的是斯诺克比赛的直播。爱登堡力推电视二台转播斯诺克比赛,这项运动从此获得了新生。但爱登堡的终极目标是想把这项技术用在纪录片上,在他的大力支持下,BBC制作了《西方艺术史》和《文明史》这两套片子,被公认为是人文歷史类纪录片的开山鼻祖,奠定了这类纪录片的行业标准。与此同时,爱登堡重操旧业,继续拍摄他最心爱的野生动物纪录片,为此他几乎走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经历了常人很难想象的艰辛。

必须指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航空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很多偏远地区没有航班,而像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刚果雨林等地方甚至连路都没有,其困难程度是今天的探险家们无法想象的。因为还有拍摄任务,爱登堡的团队必须随身携带摄像机、电池、光源和一大堆胶片盒,难度就更大了。各位读者如果想了解当年的那些纪录片都是怎么拍出来的,可以去看看他拍摄的《地图上的空白》(A Blank on the Map)。这部片子记录的是他深入巴布亚新几内亚丛林寻找原始部落的经过,从中甚至可以看到大航海时代欧洲探险家们的影子。

因为管理电视二台有方,爱登堡于1969年被提拔为BBC电视台的总制作人,负责所有频道的节目制作。这项工作任务繁重,他不得不减少了外出拍片的次数。1972年,BBC打算再次提拔他担任BBC电视台的台长,这下他终于受不了了,干脆从BBC辞职,全身心地投入了野生动物纪录片的拍摄任务中。

爱登堡在这一时期拍的片子虽然影像质量都不算高,但却很好地表现了他在主持人这个岗位上的过人才华。年轻时的爱登堡算不上帅哥,但他镜头感很强,屏幕上的他总是面带微笑,极具亲和力;他的嗓音非常有特点,吐字清晰准确,但又没有播音腔,听起来非常舒服;他还很有幽默感,善于从艰苦的野外生活中寻找笑点。比如有一次他面对镜头一本正经地解释为什么睡觉前一定要检查一下帐篷,不要让吸血蝙蝠混进来:“它们会小心翼翼地撕掉你身上的一块皮,然后轻轻地舔舐流出来的血,动作轻柔得让你感觉不到疼痛,等你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才会发现帐篷里到处都是你的血,几天后你又会发现自己已经死于狂犬病了。”

爱登堡本来可以一直按照这个方式拍下去,但他却并不满足,试图寻找新的拍摄方式,更好地展现出大自然真正的样子。1979年,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地球生命》(Life On Earth)问世了。这套十三集纪录片彻底改变了以往纪录片讲故事的方式,爱登堡不再频繁出境,而是留在屏幕后面担任解说,让动植物本身成为画面的主角。故事的来源也不再是BBC导演们的个人发现,而是在广泛咨询了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之后,从中选出最新最有趣的研究成果。

这套片子一经推出便立刻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被誉为现代自然历史类纪录片的开山之作。爱登堡趁热打铁,又陆续推出了《活力星球》(The Living Planet)和《生命之源》(The Trials of Life)这两套片子,合起来并称为“生命三部曲”。此后他主持拍摄的《蓝色星球》和《地球脉动》等系列片也都延续了这一模式,获得了更大的成功,因此这个模式便成为纪录片行业的最高标准,并一直延续至今。

除了尊重科学和会讲故事外,爱登堡还非常善于利用最新的摄影技术,无论是彩色、高清、IMAX、3D和计算机辅助虚拟现实等新的摄影格式,还是直升机、无人机和潜水器等新的拍摄手段,他都力争在第一时间学习采纳,因此他也成为拿过黑白、彩色、高清和3D这四种格式的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s)的唯一一名电影人。

爱登堡不但喜欢拍摄自然历史类纪录片,同时也是全球知名的环保人士,一生致力于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由于他对人类文明所做的特殊贡献,爱登堡于1985年被英国王室授予爵士头衔,还在BBC操办的“100位最伟大的英国人”投票中被大家选中,排名第63位。这份榜单上的绝大部分人都已去世,因此爱登堡便被当代英国人视为“国宝”(National Treasure),还在另一项选举中被评为当今英国“最可信赖的人”。

2016年爱登堡过九十大寿,收到了来自全世界影迷的祝福。大家都以为他会就此隐退,没想到他今年又重出江湖,担任了《蓝色星球》第二季的撰稿和配音。仅此一项,这套片子便已值回票价了。

在中国,《蓝色星球》第二季将于10月30日由腾讯视频独家全球同步播出。除此之外,由爱登堡配音的《生命的故事》和《冰冻星球》等史诗级大片也都能欣赏到,让我们跟着爵爷的脚步去看世界吧!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