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艘国产航母应该是啥样儿?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05月29日 07:04

第二艘国产航母想象-英媒 中国已经宣布正在建第二艘航母 有惊喜

宋晓军

经过5天的连续奋战,我国第二艘航母完成首次海上试验任务,于5月18日返抵大连造船厂码头

5月18日,在中国首艘国产航母经过了为期5天的第一次海上试航返回大连船厂后,我身边的几位朋友就在饭桌上问我:第二艘国产航母应该是搭载电磁弹射器的大型核动力航母吧?听了他们的问题后,开始我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最后只好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科恩(Zachary Cohen)三天前的一则报道开始讲起。

当地时间5月15日,科恩在CNN网站上发表了一则题为《美国海军最昂贵的军舰刚刚变得更贵了》的报道。报道的大致意思是美新一代核动力航母首舰“福特号”由于在试航中发现了问题,使得目前的研制费用超过了之前国会刚刚规定的129亿美元上限,达到了130.27亿美元。而且在2022年正式作战部署前的试航中还不知会发现多少问题和超支多少。那么既然是这样,当初建造“福特号”是如何决策的呢?

简单说,在2002年确定继建造10艘“尼米兹级”航母后的下一艘航母采办时,美国防部、国会和海军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既然已开始采办增加了很多新技术的“尼米兹级”第10艘航母“布什号”,为减少因使用大量需要验证的新技术而造成拖期和超支的风险,应该继续采办“尼米兹级”的改进型。另一派认为,虽然新建一型航母研制费较高,但依据生产商提供的“技术预期”,多出的费用可被未来新型航母在50年内运营和维护费用的降低所抵消。最终后者的意见占了上风,于是海军在2002年12月决定将建造两艘“福特级”航母。预计首舰“福特号”于2008年开始建造,2015年交付海军。而目前看到的结果就是,不仅出现了交付拖期,而且还出现了难以预期的费用超支。换句话说就是,决策者当初试图通过采用大量新技术兑现“少花钱、多办事”的目标,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说到这儿,必须要提一下在“二战”后美海军建造的4型20艘航母中,最成功的就是10艘“尼米兹级”航母。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自首舰“尼米兹号”1967年开始采办前后,美海军对舰艇采办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而改革的成果之一就是,经过约10年时间编制了新一版将技术与管理的标准、规范融为一体的《舰船通用规范》(初版于1954年出版,新版于1971年出版,之后为适应技术变化又逐年修订、完善,以下简称《规范》)。简单说,该《规范》反映了至今美海军所有主力舰艇、潜艇的详细设计和建造的基本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988年美海军开始采办“尼米兹级”第7艘“斯坦尼斯号”和第8艘“杜鲁门号”航母时,当年6月中国军方发布了《采用国外先进军用标准的暂行规定》。此后,中国就开始了借鉴美版《规范》并结合自身特点编制中国版的《舰船通用规范》。应该说,近20年来中国海军新建的上百艘艦船,都是与中国版的《规范》同生共进的。而“辽宁号”航母的改造、重建、入役,以及首艘国产航母的设计、建造和目前正在进行的测试,都可以说是完善中国版《规范》的一个重要步骤。

最后我对几个朋友说,我很理解你们对第二艘国产航母的期待。但如果排除一些非技术因素,仅就技术、工艺的成熟度和《规范》的完善性、科学性而言,从刚学会全面设计、建造中型常规动力航母,就马上转向设计、建造大型核动力航母确实是有些急于求快了。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即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之所以在耗资巨大和配套复杂的军舰设计、建造过程中如此重要,就是因为造军舰与造飞机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军舰不像飞机一样可以先造一艘“样舰”试试看。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